今年
想幫一個從出生就認識到現在的老朋友
改掉些他的壞習慣及一些缺點
要審視一個人的缺點
就大項來說便是人的"七原罪"
而以我認識他的程度
幫他由嚴重到不嚴重的排列順序的話便是
1.懶惰 2.驕傲 3.性慾 4.貪心 5.好吃 6.憤怒 7.忌妒
懶惰是我最想幫他改掉的
他自己也知道懶惰不好 不過江山易改
似乎沒有一個群體團隊讓他有想帶領或參與
或是沒有一個夥伴可以跟他互相督促
或是沒有一件事讓他有動力去作的話
是幾乎動不起來的 整個會變的很懶散
驕傲是幾乎從國一開始就一個人生活
沒有人可以對話 相對的思考時間變多
也變的很喜歡觀察以及分析人
也不知道到底是真的懂很多還是已看透
很容易的就會居高臨下的冷眼觀察跟竊笑別人和自己
也不太會誇獎讚賞別人
這點真的也該好好改進
性慾雖然是人之常情
連孔子都肯定了性對於人的本能誘惑跟重要性
不過他似乎也沒有真的那麼需求量大啦
儘管很喜歡 但沒有對他來說似乎也沒太大差異
最慘頂多就上網看片或靠著豐富想像力來自己解決囉
貪心也是人之常情
或者說貪心才是積極上進的原動力
但或許是他的一套"得失論"哲學
讓他失去該有的積極性
他總是認為"有得必有失 有失必有得"
所以不會太刻意想去得到甚麼
也不會太在意失去了甚麼
一種可說是"樂觀到消極"的態度
簡單說就是"隨便""隨緣""都可以"
所以貪心對他來說可能也僅止於"想想就好"
好吃對他來說也不是太有吸引力
對他來說只要有得吃 吃的飽
身材也不要變的太誇張就好
他其實還蠻愛美的
儘管對於美食也是蠻喜歡的
但很少主動去追求新口味或為自己尋找好吃的
憤怒他也幾乎不會
不知是個性使然的天生濫好人
還是要歸功於他的一個論點
"負面情緒換不來甚麼 只會失去更多
正面情緒才能為自己帶來更多"
所以他自從與第一任女友分手領悟到這道理後
就幾乎沒有生氣或傷心流淚過了
但對於刻意造成別人困擾的人
或是看到一些自殺或自嘆可憐的人會出現無名火
落淚也是只有受到感動時才會有的反應
忌妒這個詞對他來說似乎是不存在在字典裡的
他會羨慕一些生活充實或很有才華的人
但不至於忌妒到會有敵意而去詛咒或自我憐憫
結論來說..大概也只有懶惰最需要改吧
因為驕傲基本上並不會太表面跟太誇張
平時只會在內心自我對話
或者要跟熟人討論或起爭執時才看的出來的
不過重點是懶惰要怎麼幫他改呢...
很多人會說要"養成習慣"
重點是凡事起頭難啊...我想他大概很需要有人督促